理財週刊422


莊孟翰、張金鶚、炳立 房市觀點論戰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文.


副標:台灣房市空方 略勝一籌


 


台灣房市走到十字路口,近期買氣急凍,民眾口袋沒錢又信心不足,建商928檔期推案臨陣縮手。台灣房地的熊市來了?當房市隨著今年立委及總統選行情而激情演出,噴出行情卻在520新總統就任後急凍,反轉直下,預售及中古屋市場分別出現2~3成的修正,此一走勢,代表著房市正由多轉空


 


928房市黃金檔 建商先棄械


代表下半年房市景氣的928黃金檔即將登場,根據住展雜誌9月初的估計,原先北部推案仍有1569億元,5年的次大量,日前卻緊急下修1165億元,建商受近期負面消息及實際銷售面低迷的影響,一下子縮手400多億元。


原本應該作多的建商,不再鐵齒,同樣的,偏空立場的名嘴,也更加堅定泡沫的立論,未來的房市確定走入熊市了?房市的不景氣,要走多久?建商冀望的開放陸資來台置利多,會是台灣房市的心針?在此多空對決,混沌未明的氣氛下,民眾該趁著房價在高點,快賣屋,保留「Cash is King」?還是危機入市,大膽買屋呢?《


理財周刊》特別邀請淡江大學業經濟系授莊孟翰、政大地政系授張金鶚,以及香港商戴德梁行不動顧問公司總經理炳立等名嘴級的專家學者,提出他們的觀察與看法。


《理財周刊》問(以下簡稱『問』)520後的台灣房地陷入盤整,是因美國次貸風暴,及台灣股市下跌民眾荷包大縮水而後繼乏力?還是房地走了5年多頭,已經相對高點,本來就會反轉修正?


 


◆台灣房市正面臨內憂外患


莊孟翰答(以下簡稱『莊』):這兩項因素都有。自從國際油價大幅漲,以及美國次貸風暴以來,世界各國之房市與股市都亮起紅燈,國內房地景氣自去年下半年開始,就呈現緩降趨勢,其最大原因是這幾年「房價上漲幅度遠遠超過所得成長」,導致房價所得比愈來愈高,尤其台北市由92年第1季的5.4倍,攀升到97年第2季的10.4倍最明顯。其次,購屋者房貸支出占每月所得已普遍超過30%,且根據央行統計,去年國人不動貸款占個人各項銀行貸款之比重,已攀升至70%,由此不難理解,民眾購屋負擔之沉重。


張金鶚答(以下簡稱『張』):這一波房市多頭,應該只走了4年半,從去年下半年就出現疲態,但今年上半年選行情所出現的「小反彈」,反而蒙蔽了大家認事實的眼睛,我在4月底所提出的「泡沫論」,就是希望銀行要有危機感,能注意房市開始走軟,事後銀行在風險控管上增不少,但那時,行情大噴出,以致很多人不認同,以我在唱衰,事實證明,5月以後,房市疲態更加明顯,不過,量雖然縮了,價格卻沒跌多少,這是不正常的。


 


炳立答(以下簡稱):台灣房地經過4~5年的上漲,老實說,房價過高,已經脫離了理性,而目前最大的問題是「民眾口袋裡沒錢」,結果,支撐一般住屋市場的主力,沒有錢買房子,房價自然就會下來。


 


◆美國次貸陰影籠全球


問:爆發1年多的美國次貸風暴仍餘波蕩漾,最近又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宣布倒閉,及美國AIG出現財務問題,對台灣股市及房市更加雪上加霜,房市會加速


莊:雷曼事件再度衝擊全球的股市及房市,鄰近的韓國、日本、中國大陸及台灣都應聲倒地,其直接影響的除了股市及房市外,連動債的地雷,更讓國人投資大失血,不僅是信心面,還影響到民眾口袋裡的錢。台灣房市如今存在著3大隱憂,包括投資客斷頭。民眾自備款不足,無力交款。建商集資不易,加上銀行緊縮土地融資及建築融資,存在著流動性資金不足風險,而潛藏著資大於負債的「黑字倒閉」危機。


張:能否加速底,就看大家的認知到裡。大家都不想資縮水,都去撐房價,而政府也去撐,造成很多模糊不確定的效果,因大家都不願意死心,都想大環境雖然不好,但口袋還有點深度,ㄍㄧㄥ在那裡,還在期待、等待。重點是,如果能及早認市場的脈動及景氣循環,就不要逆勢操作,因市場下來的力量大,政府有多少錢可以去?一旦房市信心崩潰,就像股市,再低也沒有人敢買,因大家都不知道低點在裡?我要再次調,房市還沒正跌,因房價還在高點。


 


:我個人倒是從商用不動的角度去看,從台新金控拿出3棟自用大樓出來賣的情況下,反而預期商辦的成交量,會因有「貨」丟到市場上來而可活絡些。至於一般住宅市場的影響不大,因民眾信心本來就不足,寧願持盈保泰,等到低點才進場買,加上中央銀行調降存款準備率,讓銀行多出不少資金,就有錢可以放貸出來,讓想取得房貸的購屋者能喘一口氣。


 


◆台灣房市熊進牛出


問:現在大家都說房市的熊市來了,而一些建商的預售案,銷售期也開始拉長,的進入空頭市場了


 


:我認,一般住宅市場「長路已盡」,包括市中心外圍、郊區的房價都會下來,因其房價都高過土地價格,違反了「麵粉跟麵包」原則。此外,在一些差的路段,賣豪宅價格的所謂「假豪宅」,也會下來,但符合豪宅8字訣:「地段、環境、收益、價格」的市區豪宅還是有市場,主要是利率還在低檔,企業家的經營體質還穩定,口袋還有錢,加上豪宅是小眾市場,所以豪宅走空的機會不大。


 


莊:目前供需失衡逐漸明顯,依據歷年住宅建照及使照的變動趨勢圖來看,最近4年台灣住宅建造執照申請量都超過10萬戶,最近2年使用執照申請量超過12萬戶,但台灣當前每年只有8~9萬戶的需求量而已,市場供過於求,其所顯示的警訊,即在於今後新成屋大量增加所導致房價下跌之不利情勢。未來消費者因房價高漲,購屋能力普遍下降,購屋行將更趨理性,且購屋決策時間將隨之延長,甚至採取觀望,而部分超額供給地區之品的議價空間也隨之擴大。


張:台灣房市走空是很明顯的,且根據歷史經驗,至少會跌3~5年,而如果收縮期走得慢,也有可能會跌5~7年,最壞則是7~10年,但對不會1~3年就反應完。


 


政府出手救房市名嘴指時機不對


問:政府在這時祭出2000億元的2.925%低利房貸,能刺激房市買氣


張:完全沒效果。股市也許到谷底,但房價還在相對高點,這時進場去救,就好像把錢丟到水裡般,只聽到通一聲!現在的問題是房價太高,民眾買不起。


莊:任何救房市的措施,都要在低點才有效,像民國90年經濟負成長1.17%,房市在91年出現「底部」,那時政府陸續祭出低利房貸,的確讓房市起死回生,才有這波的多頭走勢。至於政府這次出手時機是否適宜?若根據「房價信心綜合分數」、「國泰房價指數(代表預售市場)」及「信義房價指數(代表中古屋市場)」等3大歷年房價動向重要指標中,代表實際成交價的預售及中古屋市場兩大指標來看,到今年第2季,還是上升線,不過,最近5個月的房市急凍,預料第3季的線型會反轉而下,但就在線型可能是溜滑梯的時點去救,效果將有限。


 


◆豪宅市場曲高和寡


問:台北地區的豪宅房價從每坪突破100萬元,到現在有些建案喊出250萬元,是否有行無市?還是因土地稀有性,此一小眾的豪宅市場另有表現空間?


:假設有錢人在過去幾年,該買的豪宅都買了,而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,cash最大,已經擁有一棟房、兩棟房,他現在可能不會再有額外的需求,加上處於市場的末波段,市場景氣也緩下來,此時推超高單價的品,並不討喜,尤其市場觀望氣氛濃厚,買盤縮手,若價格不下修,買氣的會很冷,而這時就不應該有非理性的喊價跟超漲。


張:過去講豪宅是金字塔頂端,不影響市場,但現在,整個信心都沒有了,有錢人會想,大環境不好,到底是要保留現金,還是去買豪宅來當收藏品?最近我聽說不少豪宅投資客殺出,像大安森林公園對面某豪宅就有不少人退訂,至於有多少?可以去問代銷業者。


此外,去仁愛路看「帝寶」最楚了,已經交了屋,但上點燈的有多少?再看信義聯勤的標售案,未來也要推豪宅,但只有國泰蔡宇及元利的林敏雄以共同的標單得標,建商價搶地的熱度降下來了



◆放寬陸資來台置發球權不在台灣


問:放寬陸資來台置,會是台灣房市的心針


:不會。基於國防安全,政府不能開放陸資來,套句台灣俗語:「生雞蛋的沒,放雞屎的有。」所以大只能聽而已。假設這個市場不振,又沒有外來資金的話,就不行。但外資要來,要看投資報酬率,但現在投報率低,主要是房價受到揠苗助長,開得太高,所以租金收益不高。


張:怎麼會期待台灣的房市,要靠陸資來救呢?台灣的經濟問題還是台灣自己救,想靠外力,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。台灣房市的基本問題,就是出在房價過高,民眾買不起。試問,開放大陸來台置,大陸人到台灣可以買什?對他們來說,投資大陸比較好,還是投資台灣?是大陸的經濟成長比較好,還是台灣好?答案很楚了,那他們還幹來。


不過,陸資若來買商用不動,勉算有幫助,而他們想投資商辦,主要著眼於來台觀光的陸客會增加,投資休閒性的商辦,可以「大陸人來大陸人的錢」,但就目前開放的人數及正來的人並不多,還看不到商機。


莊:兩岸三通及開放陸資來台置,並非台灣單方面決定即可實現,因此,現階段仍不宜樂觀,仍應回歸市場供需及經濟面,而即使要開放,也應兼顧社會成本,以免房價高漲,全民受害。開放之前,應先制定整體配套措施,如文書認證、是否允許貸款?比率多少?此外,開放陸資登台的成敗關鍵仍操之在大陸,發球權並不在台灣,我認,先期開放應以投資移民及技術移民主,免得未蒙其利先受其害。


 


◆名嘴建議賣屋趁高檔買屋再等1~2


問:有人說,抗通貨膨脹的最好方法,就是買房子「保」,們認,這時候該買房子?還是有房子的人,先當「脫殼族」,等房價跌下來,再逢低進場?


 


當市場餘溫還在時,應該有房先賣,沒有房子的人,則先等待,等房價跌下來;一般來說,保有現金,還怕將來買不到好貨?不過,假如有購屋需求,那距離市中心,交通車程約20分鐘,單價在25萬元以下的中古屋都可考慮。


 


張:房子應該是消費財,若當投資理財是有點本末倒置,如果目前居住品質不好,有錢、有能力,當然可以買更好的房子來改善生活品質,抑或者,新婚的夫妻有購屋的需求,那就另當別論;但如果沒有錢,我認,可以忍一忍,因房市正往下走,未來買進機會點會更好。


 


就過去的金融風暴,建商倒了2百多家,投資客被斷頭,而這一波,總要有人投資決策錯誤而付出代價,因此建商都有倒閉的可能,所以,民眾想買房子,我認,明年還不是進場的時機,後年會好一點,而愈到後面愈好。


莊:支撐一般住宅房價最大的就是生活機能、學區。想買房子,有能力買的人,看到好房子,在房價開始鬆動下,就努力殺價,而沒能力買的就租。至於買房,建議以台北車站中心點輻射出去,坐捷運30分鐘內可以到的房子,若再走個10分鐘的房子也可以。


 


像亞東醫院附近及土城地區,房價10幾萬的房子一大堆。預售屋買不起,就買中古屋,例如土城的中古屋,買15萬元/坪×30坪 =450萬元,將來想賣600萬元,很容易脫手,但若是買1000萬元房子,就要想,該區域未來接手的人多不多?若不多,想脫手就比較難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寶泥寶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