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管會催生連動債特別法




  • 2008-12-08
  • 工商時報
  • 【薛翔之/台北報導】



     雷曼事件以來爭議不休的消費者與銀行糾紛事件,金管會聽到了!為協助消費者求償,據悉,金管會正研究是否可透過雷曼兄弟在台證券子公司、雷曼在香港和歐洲的據點,思考求償的可行性,並擬議連動債特別法,透過緊急制定法案保全資產,以此為依據,為消費者求償取得法源。


     國際間透過直接轉投資的「直系」母子公司,求償成功的案例相當多見,但類似台灣目前「旁系」關係企業的求償,較為少見,因此這個法律架構是否能成立,是法律人出身的新主委陳?要做的功課。


     由於雷曼兄弟在台有1家證券子公司,且該公司主要從事經紀業務,亦即僅協助客戶下單,雷曼握有的保證金,理應是客戶所有;另外,雷曼在歐洲地區的據點,也有代客操作、透過替客戶下單,投資台灣的有價證券;至於在香港的雷曼兄弟,則和台灣的高鐵有借貸關係。


     這也是金管會擬採取的「揭開公司面紗原則」。舉例來說,雖然表面上看起來,沒有直接投資關係,但是透過背後的勾稽查核,代客操作的客戶,部分可能是雷曼兄弟連動債的發行機構,以此為基礎,將可協助台灣的連動債客戶,去進行求償。


     據金管會統計,國內金融機構本身對雷曼兄弟的股債投資,約400億元新台幣,一般投資人購買連動債的投資規模約400億元,人次為5.1萬件;其中9月1日以後販售的連動債,為350件、金額3億元,已陸續由國內銀行賠償給客戶。



 

雷曼債和解 金管會找法源


  • 2008-12-04
  • 工商時報
  • 【薛翔之、薛孟杰/台北報導】



     雷曼連動債爭議,金管會列9大「積極尋求和解」態樣。金管會主委陳?昨(3)日指出,雷曼兄弟連動債爭議,金管會已將交易區分為9種不同情況個別討論,銀行可能不太能接受,但他已要求同仁,要告訴金融機構,金管會是依照何種法律思維做了這些區分。


     國內銀行主管皆認為,9大態樣「根本不具法源!」金管會實在不宜貿然執行,逼著銀行去去和解;據了解,原訂於本周二(2日)必須定案的9大態樣和解原則,銀行公會最後以「不適合訂定和解原則」為由悍然拒絕。


     金管會銀行局局長張明道也表示,金融機構並非對所有內容,都抱持反對意見,對於銀行業者有疑慮的部份,金管會會再加強溝通,九項大原則大致上架構不變,但細節可以調整,近期內即會全數定案。


     讓銀行反彈的9大態樣:包括:在今年9月1日以後發行雷曼兄弟連動債,或是第1次贖回的期間(閉鎖期屆滿),在雷曼申請破產後者;另外,發行該檔連動債之前,即已跌破下檔保護、更換發行機構為雷曼兄弟,以及淨值跌破下檔保護,卻未通知客戶者。


     除了上述屬於金融機構服務不佳以外,在銷售過程當中,銀行所提供的DM或是說明書內容,風險揭露不一致、有保證本金安全或保證獲利、隱匿、虛偽不實,以及須由客戶親簽,卻由理財專員代為簽名者,銀行也達到必須積極與客戶和解的門檻。


     對於沒有落實充分認識客戶(KYC)者,金管會先前與銀行公會,先前經過討論,訂定初步標準:1、將定存轉投資且為首次購買非保本連動債者;2、客戶屬性為保守型,但卻將其60%的資產配置在積極型;3、客戶已表明不願損及本金或不預承擔風險,但銀行仍評估該客戶為積極型,且70%集中在積極型者。


     在銷售對象的年齡和教育程度方面,金管會也訂定標準,申購年齡在70歲以上,或是學歷在國中(含)以下,且首次投資非保本連動債;再者,金檢曾被發現銷售瑕疵者,也在主動和解之列。


     有銀行主管不諱言指出,九大態樣的法律基礎「很薄弱」,況且,綜觀全球解決雷曼兄弟連動債的問題時,沒有一個政府是訂定這樣的通案和解原則,壓迫銀行理賠;多數國外的銀行仍採行個別和解的方式推動。



 

結構債不當銷售 金管會:要恢復原狀


  • 2008-12-05
  • 工商時報
  • 【彭禎伶、薛翔之/台北報導】



     金管會羅列的雷曼兄弟結構債9態樣,銀行最好積極與消費者和解!金管會主委陳?表示,金管會列出9種態樣,即是公開表示,若未來進行訴訟,金管會願意擔任鑑定人,9態樣即金管會鑑定的結果,陳?說:「打官司銀行不見得會贏,因為有些交易自始就不該做!」


     陳數強調,銀行銷售雷曼兄弟結構債不是壞事,否則銀行不會自己也投資400億元,但有些雷曼債銷售情況,是一開始就不該設定這個信託架構,例如讓一位70歲以上投資人,一開始就投資不保本的連動債,銀行有責任要「恢復原狀」。


     由於外界先前一再批評金管會處理雷曼兄弟結構債,態度消極,因此陳?昨日在財委會報告時,特別強化處理結構債的情況,且強調金管會已將不當銷售類型化,作為銀行與投資人協商和解的依據及評議委員參考。


     陳?表示,已要求金管會官員將9態樣的法規規定、違反懲處方式列出,再與銀行業者溝通,雖然銀行可能掌握客戶簽署的許多文件,確保銷售合法,但中間過程的瑕疵,陳?強調,不希望社會什麼糾紛都走上法院,但若要走上法院,金管會也願意當鑑定人,所以這些不當銷售部分,若走上法院,銀行不見得會贏。


     由於事關400億元的投資金額,所以金管會也不願造成外界誤解,以為所有雷曼兄弟結構債都是不當銷售,或都要全額理賠,所以這部分仍在與銀行溝通中,希望銀行能自行主動處理。



 

高利連動債斷貨 十萬戶悄悄賺


  • 2008-12-03
  • 工商時報
  • 【李國煌/台北報導】



     全球降息風狂吹,隨著利率下跌,大批未到期的美元高利連動債,淨值報價上升,配息率也走揚,部分商品的年化收益率,更高達10%,高利率、資本利得、加上匯兌收益,風水輪流轉、10萬投資戶惦惦賺。


     銀行財富管理部門主管說,由於主管機關緊盯連動債,保本保息、收益率相對高的商品,銀行也不敢賣,高利連動債全面缺貨,倒是大批持有人悄悄賺、不聲張。


     近3個月以來,金融海嘯餘波盪漾,各方視連動債如洪水猛獸,人人喊打,但是,市場的另外一面,卻少有人注意。


     銀行主管說,這些年來,大批美元保本保息連動債上市,截至目前,還沒有到期的檔數,估計近1000檔,期限從3年、5年,一直到8年、10年的商品都有。


     由於發行時期的美元利率,相對較高,投資戶每年配息都在5%到7%,近來,隨著美元利率急速下跌,有些美元連動債的配息率,更明顯走高。


     例如,部分商品的設計是,美元固定期限交換利率(CMS)落到4%以下的日子,當日配息10%,這一陣子,利率大幅走低,這類商品的投資人,連日享有10%的年化配息率。


     同時,在利率走低的情況下,這類美元高利連動債的價格,也跟著水漲船高。


     銀行主管說,有些商品的報價來到103%、105%,投資人除了賺取配息,如果提前賣出,還有3%、5%的資本利得。


     其中,不少客戶上半年買進,當時,美元利率高、匯價低,客戶用30元、31元台幣買進1美元,現在,美元已經升值到33.5元,大賺雙率錢。


     銀行主管指出,近日,一些高利美元連動債到期,投資戶獲利落袋,有些客戶感嘆,同一期間,股票基金虧掉30%、50%,還好擺在保本連動債的錢,全數被鎖住、也全數保住。


     至於持有澳幣、紐幣連動債的投資人,銀行主管說,進場客戶都享有高收益率,以上半年的利率而言,澳幣商品年化收益率在6%到7%,紐幣商品的年化收益率接近8%。


     儘管澳幣和紐幣匯價走弱,兌換成台幣的匯兌損失,多在20%以上,不過,持有人要抱3、5年,還是可以靠著利息收入、彌補匯損。



 




紓困後首樁處分案 AIG私人銀行賣給中東客




  • 2008-12-02
  • 工商時報
  • 【何信彰/綜合外電報導】



     美國國際集團(AIG)周一宣布,已同意將旗下的AIG私人銀行(AIG Private Bank),售予阿布達比的投資集團Aabar Investments公司。這是自AIG接受美國政府大規模紓困以來,完成的第一筆資產處分案。


     經過數周協商之後,AIG決定出售總部位在瑞士的財富管理銀行,成交價雖未透露,但瑞士的銀行業者預估,AIG可取得3億到5億瑞郎(相當於2.47億到4.12億美元)的資金。


     這是美國保險巨擘AIG在政府接管之後,完成的首樁資產處理交易,此一交易案是由瑞銀(UBS)擔任諮詢顧問。早在10天前,外界就在等候AIG的宣布,但美國法律規定繁複,導致敲定交易的時間延後。


     總部設在蘇黎士的AIG私人銀行,成立於1965年,原本是替AIG高層管理基金的機構,但隨即擴展成瑞士典型的私人銀行,目前管理資產達210億瑞郎。


     該銀行明顯將重心擺在新興市場,特別是亞太地區,在香港新加坡、上海和杜拜均有據點。目前的員工有530位,淨利從2006年的3,600萬瑞郎,略降至2007年的3,130萬瑞郎。新東家Aabar暗示,將鼓勵該銀行拓展中東市場


     AIG私人銀行將變成獨立的金融機構,由目前的管理團隊繼續經營,專注於提供財富管理服務。AIG私人銀行執行長李曼表示:「這向我們的客戶傳達一項明顯訊息,就是我們仍將是他們值得信賴、可靠、稱職的夥伴。」該銀行易主後將重新命名,但新名稱尚未公布。


     Aabar總裁奎拜西(Khadem Al Qubaisi)指出:「我們十分仔細檢視過AIG私人銀行,對管理團隊和員工的專業用心印象深刻。」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寶泥寶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