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言集-科技產品的攤販化 山寨機現象
平台經濟學與產業發展的省思



2008/12/02 - 觀點 - 魏東陽 




 






山寨機!科技產品攤販化!
在台灣以聯發科為首的產業鏈支持下,山寨機在大陸掀起熱潮,只要擁有人民幣數10萬,都有機會從中賺取短期利潤,不過如果山寨現象出口到全球,那還有誰願意研發更先進的手機技術呢?

魏東陽/外稿

雖然在台灣並不流行,但是大陸的山寨機現象,已是彼岸的顯學之一。以大陸市場為主的行銷與生產,在大陸現階段的特別條件下,展開一種深具大陸特色的社會經濟行為學。用台灣人較易瞭解的說法,這種現象叫做科技產品攤販化,背後代表的技術平台經濟學,與可能對消費性電子產品產業發展的影響,具有不少啟發與省思之處。




查一下Google,有關山寨機的資料,高達142萬筆,熱門程度可想而知。電子時報於1111日 做了深度而全面的報導,更加深了關注電子業發展者的注意力。即使山寨機的市場在降溫中,但山寨機的熱度及引起的大陸現象,絕對具備研究(在大陸有市場利益關係的廠商)與思考的價值(想在大陸經營當地市場的品牌廠商)




山寨機的熱潮,一般將主要的貢獻者或推動者歸於台灣:聯發科提供的核心技術產品,晶片與完整的運用功能(Turn-Key);同時,台灣電子業在大陸投資,建立了完整的產業供應鏈。沒有模具、機殼、機板、面板等相關零組件的全面配合,山寨機也不太容易快速竄起。




萬事俱備的市場結構




還有已建構好的通路,到大陸城市裡隨便逛逛,很容易體會到賣手機的商店,比銀行還多。山寨機以往叫做白牌手機,也就是以仿製名牌手機為主要手段。白牌進化到山寨,除了價格低廉沒改變外,山寨機不僅在外觀設計多樣化,價位多元化,與推出上市快速化,都不再是往日白牌可比擬。而白牌手機以及相關的仿製品如盗版光牒等,以往所建立的密集市場通路,更讓山寨機得以迅速發揮快、狠、準的特色。




山寨機的特殊點包括:1、因為不需開發技術與不向政府提出申請,設計與推出的時間,較國際大廠快上一半,僅需3~6個月時間;2、除了省掉專利費用,也省下稅捐、服務及牌照等必要成本,價格約為品牌廠商的一半到3分之13、依據消費者需求,有很多價格上不同檔次的產品,產品多元化吸引不同族群;4、價格低到「扔了也不可惜」;5、進出這個市場的門檻不高,估計祗要有人民幣數10萬到數百萬,即可推出一款產品,而且,產品不用賣太久,也不能賣太久,儘早賣光儘早獲利,再推新品。




這些特點加起來,很像台灣迄今在夜市都還普遍到不行的攤販,數以10萬計的攤販,有的賣成衣,有的賣玩具,有的賣盗版品,但產品必須都是緊追流行的款式,否則就有成為庫存的風險。手機相當程度上是科技產品,但山寨機的現象,稱之為科技產品攤販化應不為過。




像成衣玩具棄之無憾




不管在高檔店面賣,或在夜市中賣,祗要有業務,就是商業;提供商品的大小盤就是通路;提供商品的就是產業。唯一不同於成衣等商品的,就是提供產品的生產平台,亦即手機中的晶片。




大陸華為公司2位經理人調查山寨機市場後,做了1份「山寨機的藍海策略」研究報告,或許對為數千家的山寨機供應商來說,獲取數百萬乃至數千萬人民幣的策略,叫做藍海策略,動作快、腦筋轉得快的,可以從其中累積一定的財富實力,但長年在其中撈錢,可能不是辦法;基本上,這些藍海很快就變成紅海,甚至一不小心,庫存去化不當,就成為血海。




換句話說,攤販與盤商都有小利可賺,但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平台提供者。用個人電腦產業的術語說,就是Wintel(微軟+英特爾),兩者迄今在個人電腦產業仍然迄立不搖,這才是藍海策略。山寨機的平台,當然就是聯發科;然而,山寨機畢竟不是個人電腦。




如果不談道德層面,聯發科是非常成功與精明的開發商,畢竟,能將某一項科技產品的核心技術統一,變成各家所需,又祗有自己才能提供,成為獨大局面,不僅需要技術,也需要極高的商業策略。多年來,台灣電子業強調開發技術平台的重要性,甚至還要說服政府,提供必要的財務支援;然而,山寨機的現象顯示,平台還是靠業者自己發展最快也最實惠。

是機會 也是危機




山寨機現象的另一個層面,則是十分殘酷的事實:手機產業何去何從?更大的問題是:類似手機這種外顯性(特徵是可以帶著趴趴走兼耍酷)的個人化消費性電子產品(可能的標的物如簡易型筆電NB),也步上同樣的後塵時,先期投入研發的業者,將如何自處?




白牌機與山寨機前後出現,打得正規手機業者抬不起頭來(至少在大陸市場),多少前後期投入者,到現在不是退出市場(如明基),就是虧損累累。而之前有獲利的山寨機,亦遭受仿山寨機的侵蝕,整個產業可說幾乎被糟蹋完了。當然,這僅是大陸市場的現象,世界其他地區受到類似的衝擊較小。




大陸會出現山寨機現象,支持與憂慮的論點俱在。支持者認為可嘉惠消費者,用較低的費用讓全民享受科技的成果,可以追美趕歐;憂慮者認為,大陸手機產業如此走下去,不過是賺蠅頭小利,看不到技術生根。其實,不僅大陸如此,如果山寨機能大量從大陸出口到世界各地,很可能連整個手機產業未來都無法再做進一步的技術推動,沒有獲利,那來的技術與研發投資?




大陸的山寨機現象與2030多年前台灣的成衣業熱潮很像(就某種層面說,政府沒能保護智慧財產權,可能佔其中部分因素),台灣的成衣業如今逐低成本而居,山寨機未來應該也不脫此趨勢。從眾多領域與產品發展過程看,市場機會可以提供短期、快速的獲利機會,投入其中賺取機會財,是商業與資本主義無法避免、或許也無需苛責的現象;但對把大量資金投入其中的資本家,或者企業主,對此不能不有所洞悉。




大陸經濟的崛起,民間充滿快速致富的投機心態,及大陸政府在管理市場秩序及產業發展與智財權保護上的欲擒故縱,在很多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中,雖非特例。但由於它的龐然規模,從有毒玩具、毒奶粉事件,到山寨機,很容易就對全球相關產業產生相當大的衝擊。因此,對電子產業這種以全球市場為競逐場所的台灣業者而言,它的一舉一動,渉及的商機與衝擊,都不能小覷。有人能創造藍海,有人黯然退出,差異之巨,不僅產業人士,更值得經濟與企管學者追蹤研究。
 (
本文言論不代表電子時報立場)
魏東陽,曾任電子時報副社長、經濟日報記者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寶泥寶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